青光眼早期有什么症状?
2022-09-07
青光眼是以视神经损害、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。由于其发病隐蔽,早期难以发现,故被称作“盗走光明的小偷”。
青光眼在早期有什么症状?
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就是眼科症状不明显,常有患者以为头痛、呕吐等症状是由于感冒或是胃肠炎,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诊、误治。若早期发现以下情况,要高度警惕青光眼,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:
经常性眼球胀痛。
经常出现看灯或其他光源时可见其周围有彩虹样的光环,看东西好像前面有一层雾遮挡。
眼红充血,视物模糊,疼痛明显,但无分泌物。
远视及近视者近期内视力明显下降。
40岁以上经常更换老花镜,仍觉不合适。
家族中发现有人患青光眼者。
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有什么?
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有;青光眼家族史、眼部解剖结构拥挤、高龄、高度近视、高度远视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此外生活不规律、关灯玩手机、很容易发脾气等都有可能引发青光眼。有以上高危因素者应定期到眼科门诊就诊,排查青光眼,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以上诱因。
如何避免患上青光眼?
1.注意用眼环境。
年轻一族喜欢睡前玩手机,夜间关灯后用眼,瞳孔呈散大状态,长时间后堵塞眼内液循环流通,还会造成视疲劳,诱发青光眼,所以用眼时光线需柔和、充足,避免暗室时间过长。
2.生活、饮食习惯要规律。
不熬夜,保证睡眠质量,适当运动。注意血压血糖,多吃瓜果蔬菜,还有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,避免情绪过度波动。
3.每年安排一次眼科检查。
40岁以上人群,应每年安排一次眼科检查。如家中有青光眼病史或自己是高度近视,则应定期于医院专科就诊,进行眼科检查,监测眼压,排除青光眼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