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斑前膜是怎么形成的,有哪些危害?
2019-08-25
黄斑前膜是指视网膜黄斑点表面形成一层纤维膜,薄膜的质地、厚度与视网膜粘连的程度会因人而异。在临床上,有很多老年患者被确诊为黄斑前膜,有的是单眼,有的是双眼,受这种疾病影响,他们的视力出现很大问题,给生活带来众多不便,
黄斑前膜是怎么形成的,有哪些危害?
黄斑前膜有多种因素引起,病因有:
1、原发性:眼睛退化是其主要原因,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。
2、继发性:继发性病因一般为眼内炎症或其它血管性疾病所致,如深近视、糖尿病视网膜病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、曾出现视网膜撕裂或视网膜脱离和累及眼球后部的炎症反应等。有些则是手术创伤反应的结果。也有些是由视网膜冷冻或激光治疗的热效应引起。此外,眼球外伤亦可是其中一个病因。
根据薄膜的外貌,黄斑前膜可分为三级:
零级 (早期):呈现透明,好像玻璃纸(Cellophane)一样,患者可以全无病征,只在眼科例行检查中被发现。
一级 (中期):呈现皱纹,使视力轻微下降,影像轻微扭曲
二级 (晚期):变厚并呈现灰白色,不再透明。膜慢慢收缩,使皱纹更多,并牵引、拉长或扭曲视网膜的血管。
爱眼医院眼底病医生表示,早期的黄斑前膜虽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,但随着病情的发展,黄斑前膜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征,包括:视力下降,尤其在阅读或需要用上精细中央视力的时候;影像出现变形、缩小或放大;单眼性复视及暗点;严重者还会出现黄斑水肿。
玻璃体切除手术+剥除内置膜,挽救你的视力
黄斑前膜诊断明确后,需要每月观察和治疗,一旦发展迅速,就需要采取前膜剥离术。
手术大解构
手术可分为三个步骤:
步骤一:使用微型玻璃体切除仪切除玻璃体。
步骤二:用微型钳子放入眼内,直接剥除前膜。
步骤三:用特别的染色素例如Brilliant Blue把内置膜染色,再用微型钳子把它剥除。
黄斑前膜手术对医生的技术很高,在剥除前膜时,医生会遇上不同的情况。有些病人的黄斑前膜薄薄一片,轻轻地盖在黄斑点前,医生毫不费力地便能把它剥下;有些病人的黄斑前膜十分易碎,要逐少逐少地剥下,考验医生的技术与耐性,还有些病人的黄斑前膜紧紧粘连着黄斑点,剥除时更要小心,避免伤及黄斑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