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是什么?要如何预防?
2023-01-31
作为一种典型慢性疾病,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。但鲜有人知的是,它也可能对眼睛造成致盲性伤害,其发病的隐匿性,甚至让很多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视力。
01、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简称“糖网”。在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中,“糖网”是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,微血管受高血糖影响产生病变,会造成视网膜缺血缺氧,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。这些脆弱的新生血管反而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,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,甚至失明。
02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
如果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很多人是没有症状的,所以很可能被当成是“正常眼”而延误治疗。若出现症状,会有以下两种情况:
一是黄斑水肿,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,视物变形。二是眼底病变已经严重到长了新生血管又破裂,在玻璃体腔里就会有一些血来回移动,病人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。到了晚期,可能会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大出血的情况,视力会明显下降,甚至失明。
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搜索
首先,控制血糖是预防糖网病根本的手段。因为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关系很密切,当血糖控制不佳时,视网膜病变发生就早、发病率高,病变程度也重。控制好血糖水平,就会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进展,甚至终身无需治疗。
其次,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。当出现视力模糊、阅读困难、复视、疼痛、眼前黑影和视野缺损时要进行眼科检查,一旦确诊为糖网病,配合有效治疗,可以控制病情。
再者,定期进行眼部检查。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视力改变,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。一般每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底,病程在5年以上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和眼底,有时还需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。若糖尿病患者等到视力下降后才就诊,此时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可能已经较重了,会影响治疗的效果。